会员登录 - 用户注册 - 设为首页 - 加入收藏 - 网站地图 “全职儿女”不是啃老,别对自由择业有偏见!

“全职儿女”不是啃老,别对自由择业有偏见

时间:2025-09-09 19:13:04 来源:老调重弹网 作者:知识 阅读:590次

“全职儿女”不是全职儿女啃老,别对自由择业有偏见

编辑:汤晓雪 来源:新京报 浏览次数: 次 发布时间:2023-04-24 09:33:02 【字体:小 大】

  据红星新闻报道,不啃豆瓣小组“全职儿女工作交流中心”的老别小组已经汇聚了3291名“打工人”。在这里,对自“打工人”打工的由择业对象是他们的父母或者祖辈,“陪伴”和“做家务”则是全职儿女其劳动内容。对此,不啃有人认为是老别“新型啃老”,选择逃避职场的对自压力;有人认为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,选择做“全职儿女”没什么不好……

  其实,由择业“全职儿女”属于个体结合自身家庭情况,全职儿女作出的不啃个性化选择。我们不能把自己的老别人生观、价值观强加到他人身上,对自而应该理解并尊重其选择。由择业

  “全职儿女”和“啃老”是不同的。“啃老”是年轻人呆在家里,什么也不干,就靠父母养活自己;而“全职儿女”,则是把照顾父母、做家务作为自己的“职业”。就好比“全职太太”,在家照顾家庭,虽没有“正式工作”,但也是为家庭做贡献,并省去雇佣保姆的费用。

  要知道,每个家庭、每个个体的情况是不同的。如有的家庭要聘用保姆,而孩子一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,于是干脆回归家庭替代保姆工作,不失为一种现实选择。还有30多岁的职场人士,有了一定的经济积累,自己想休整一段时间,而父母年迈需要照顾,因此辞职陪伴父母。

  在这段时间里,“全职儿女”们有更多时间陪伴父母,也可以思考自己未来的人生方向。对此,社会不宜简单认为这就是消极对待职场竞争与社会压力。

  就像一些大学生毕业后,会进入家政服务业一样,“全职儿女”的不同之处在于“雇主”是自己的父母、亲人而已。至于是否适合做“全职儿女”也因人而异,社会舆论不必以异样的眼光看待,“全职儿女”们也不必自嘲是靠父母的“废物”。

  可以想见的是,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,今后可能会有更多年轻人在权衡工作、生活与家庭的需要之后,选择做“全职儿女”。这也是当代年轻人工作与生活方式多元化的一种体现,人们不必对此抱有偏见。

  蒋理(媒体人)


(责任编辑:休闲)

相关内容
  • 公牛主帅庆幸拥3巨头 韦德:想尽快搭朗多巴特勒
  • 福鼎:朱子圣像落成潋城 赓续八百年理学文脉
  • 明起高考,厦门2.6万考生赴考
  • 泉州12.45万名中考生赴考 全城启动“护考”模式
  • 老家平房室内设计图及效果图
  • 一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 海尾村何以火出圈?
  • 学习·故事丨航天梦缘起“东方红”
  • 新疆新型储能项目持续“上新”
推荐内容
  • 联想笔记本电脑一季度线上销量销额双第一 领先华为苹果
  • 来永安,赴一场森林之约
  • 送礼就送健康味!南方淳臻中老年高钙黑芝麻牛奶礼盒装,0糖高钙新选择!
  • ​厦门启动高校科研院所专利转移转化奖励申报
  • 浙大经济学院学生遭拒签后,还有其他项目涉嫌造假
  • 从手袋仿制到运动鞋 沃尔玛平价替代风潮再掀波澜